院领导信箱 | 在线咨询 | 加入收藏 | English

我院开展“AI+教育”思想大讨论 擘画人机协同育人新蓝图

作者: 时间:2025-10-17 点击数:


为主动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9月至10月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“AI+教育”思想大讨论系列活动。此次活动凝聚了全院师生的集体智慧,形成了广泛共识,为学院在AI时代的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指明了方向。

本次“AI+教育”思想大讨论活动分为“研讨月”与“实践月”两个阶段,围绕AI技术对教学思想、课程体系、教学方法三个维度,通过集中研讨、专题工作坊、教学实践等形式,深入探讨了AI技术对教学思想、课程体系、教学方法的深远影响。学院各教研室聚焦专业特色,形成了详实的研讨成果与改革方案。

凝聚共识:教育迎来结构性变革,构建协同共生新生态

学院各专业教师经过深入研讨一致认为,AI对高等教育带来的影响不再是简单的工具升级,而是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深刻转型和结构性变革。学院共识的核心在于,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审视教学的本质、目标和方法,以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、人机协同共生的教育新生态。

重塑人才:从“技能传授”到“责任创新者”的培养

在知识获取壁垒被迅速打破的AI时代,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从传统的“技能实现者”向具备高阶思维、复杂问题求解和跨学科融合能力的“责任创新者”进行战略性转型。各专业据此确立了特色化培养路径:计算机专业强调系统性计算思维与AI伦理并重;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着力构建“IT+OT+AI”融合的复合型课程群;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聚焦“智能硬件+AI”的系统级设计能力;光电信息专业推动“量子思维+数据驱动”的转型;人工智能专业则呼吁回归算法原理与创新能力教育,以应对技术快速迭代的挑战。

创新路径:课程考核双轮驱动,教师角色深刻转型

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,其角色的转变是AI赋能教学成功的关键。学院达成共识,教师的核心价值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,而是学习过程的架构师、思维训练的引导者和教育本质的坚守者。在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上,学院打出“课程体系重构”与“考核评价革新”的组合拳。专业课程将深度融入AI工具与前沿案例,并设立《AI赋能跨学科学习》等新课,推动知识跨界应用。通识教育则创新性地设立“AI通识课程组”,如“AI+材料课程组”,以案例驱动教学,提升针对性。

应对挑战:多方协同保障改革行稳致远

AI赋能教学的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工程,学院必须在师资能力、教学资源、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,以应对挑战。学院将通过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、开展分层培训、开发一体化“AI教学集成平台”、建立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以及将AI教学创新纳入绩效评价等方式,确保这场深刻变革的持续深入推进。

此次学院组织的“AI+教育”思想大讨论,不仅达成了思想上的统一,明确了发展方向,更凝聚了各方力量。信息工程学院正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智能时代的到来,全力以赴构建面向未来、特色鲜明的高质量教育体系,为培育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筑牢坚实根基。(文/胡宇芩)


Copyright 2022 http://ie.jxust.edu.cn 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 
通讯地址:中国.江西.赣州 客家大道1958号 办公电话:0797—8312830 Version: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