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,切实发挥学生朋辈队伍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中的关键作用,3月6日19时,我院在阅道楼313教室成功举办“朋辈心理辅导技能与案例实践”专题培训,本次活动由学工办主任、二级心理咨询师胡雅静老师主讲,学院全体心理委员及寝室长共计200余人参加。 讲座伊始,胡雅静指出,作为心理健康网格化管理的"神经末梢",心理委员与宿舍心理联络员具有天然的情感纽带和时空优势,是校园心理安全监测的第一道防线。通过展示某高校因室友及时上报成功干预危机的典型案例,她强调:"我们不是鼓励简单的'信息上报',而是要建立科学专业的观察体系。当发现持续失眠、社交退缩、自我伤害倾向等预警信号时,必须启动规范的干预流程。" 在长达两小时的沉浸式培训中,胡雅静创新采用"理论讲授+情景模拟+案例推演"三维教学模式。针对情感危机、学业压力、家庭变故等八大常见心理问题,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员掌握"倾听一共情-评估-转介"四步工作法。特别就"如何区分正常情绪波动与心理危机""朋辈辅导的伦理边界""保密例外情形"等实操难点进行了重点解析,并现场演示了标准化上报流程。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、案例详实,为学院网格信息员提供了实用的心理辅导技能,提升了同学们在心理危机识别、情绪支持与干预方面的能力。讲座结束后,与会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,今后将更加关注身边同学的心理健康,充分发挥心理网格信息员的作用,共同营造温暖、和谐的校园心理环境。 我院始终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"三全育人"的重要抓手,近年来构建了"校-院-班-寝"四级联动机制,持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朋辈辅导技能培训,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知水平,切实增强了朋辈心理工作者的业务能力。学院将全力打造立体化心理育人体系,为青年学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(文、图/邓祥羚、孙振朝)